笔趣阁 > 北明不南渡 > 第四百八十六章 受降

第四百八十六章 受降


是再次接触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不是第一次接触。

        孔有德三人,为了能够让明军接受他们的投降,也是竭尽所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鞑清的覆灭已经无法避免,继续和明军为敌无异于自寻死路。
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明军一直不松口,还推了一个干掉多尔衮的条件,如果不然,或许他们早就已经献出了耀州。

        实际上,刘理顺也想接受孔有德的投降,毕竟可以兵不血刃的得到耀州,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削弱鞑清的力量。

        孔有德和袁枢私下里的接触,刘理顺并不知道这个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之所以没有答应孔有德投降,一方面是权限不够,至少得请示戚宗明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方面是孔有德他们的要求有些过分,他们竟然要求朝廷收编汉军旗兵力的同时,让他们继续作为这些士兵的统领。

        并且永镇边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就有些想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刘理顺无法答应,况且他也不急,尤其是听说三路军取得大胜之后,对于孔有德三人,更加不屑一顾。

        爱降降,不降滚蛋,刘理顺不信,这些汉奸还能比多尔衮的满军旗更硬更难打?

        “投降可以,必须自缚于阵前,听候朝廷发落,不然待天军将至,必戮汝身,尽灭汝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孔有德三人看到刘理顺的回复,心情更加焦虑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明军也太硬气点了吧,如果是崇祯的时候,哭爹求祖宗的也想方设法的让叛军投降。

        但现在完全没有,傲娇的明军似乎自视武力强大,根本不在乎敌人投不投降,在他们看来任何的抵抗都可以被强大的武力摧毁的一干二净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现在的情形也确实如此,明军有傲娇的本钱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就让孔有德难受了,妈的,难道非要等到明军推平了辽东,成了阶下囚后被杀么?

        “是不是咱们的要求太过了些啊。”尚可喜也很忧虑,嘴巴都上火起泡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咱们毕竟也为鞑子做了事,让咱们继续统兵,明廷肯定不放心,以辽宁皇帝的性格,能答应才奇怪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可如果咱们不统兵,岂不是任人揉捏,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。”孔有德知道,他们的处境是,不想统兵也得统兵,不然没有任何军事威慑力,朝廷要杀他们那不是一句话的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理想的状态下,应当索要一定的兵权,这是他们活命的最大保证。

        三人沉默,他们也知道处境并不好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内心也有松动,倘若有一分的活路,他们也会想方设法的抓住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朝廷说不杀咱们了么?”耿仲明说道,他倒是不在意投降之后能不能统兵,他只想要一个投降大明,也不会被杀的保证,然而并没有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朝廷也没说杀咱们吧,”尚可喜这么一说,其他两个人都是一愣。

        似乎真的是这样,看的角度不一样,得出的结论却是完全相反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刘理顺的回复比较模棱两可,并没有准确的说法。

        明军那边并不着急,但孔有德三人却不得不着急,他们也意识到越早投降越有利,如果等到明军兵临城下,大举围杀他们的时候,再去考虑投降的事情,连他们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,明军还有什么不坑杀他们的理由。

        三人斟酌了一番,不得不再次放低自己的要求,与刘理顺进行第二次投降的商议。

        二次磋商,三王只要明军保证,只要他们投降之后,能够保证他们的生命,以及家人的安全。

        只要许下承诺,便愿意带着三万汉军旗,同时还有手中的满八旗军兵,贵族俘虏,以及耀州以及海州,盖州等军事要塞全盘投降明军。

        简直就如同天上掉下的馅饼。

        刘理顺并不是善于拿主见的人,尤其是汉军旗全部的投降,由他来统筹接收的话,定然是大功一件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对于三王的人身安全的保证,刘理顺还真不敢承诺。

        孔有德三人,以及吴三桂,乃是朝廷之中公认的汉奸,无数次讨论中,对于他们的存在都是口诛笔伐,深以为耻。

        朝廷对于汉奸,似乎完全是敌视的状态,切齿的程度相比于鞑子还要痛恨。

        鞑子作乱,毕竟是外族的上蹿下跳,但身为汉人却为鞑子做事,就纯粹是人品问题,出卖国家,出卖民族。

        刘理顺再次向三路军汇报汉军旗的状况,让戚宗明来定夺。

        戚宗明觉得虽然由于路途原因,来不及等到北京的定夺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考虑到征服辽东的进展,还是尽早的接受孔有德的投降为好。

        得到盖州,海州,耀州三地,实际上已经等于将辽东的大部收复了回来,而只剩下的辽阳,在多路大军的围拢之下,就如同瓮中的老鳖,炖了就好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孔有德三人,能不能给他活命?戚宗明也说不准,如果圣上要杀他们,谁的拦不住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这并不妨碍他们口头答应孔有德,会保住他们的小命,让他们乖乖投降。

        事后反悔又怎样?

        他们孔有德还能化作厉鬼来索命不成?

        得到了戚宗明许诺的刘理顺,永远是有了主见,第三次和孔有德三王的投降会谈,最终达成了结果。

        辽宁二年四月十二。

        孔有德,尚可喜,耿仲明三人,率领耀州三万汉军旗,出城向明军四路军,刘理顺部缴械投降。

        上交了作为顺王的王印,官服,战甲,武器。

        城中的辎重,粮草,户簿等等,全盘交割给明军。

        以及逃到他们这里来的多铎豫亲王的七百八旗兵,一百五十三罗刹人助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孔有德三人,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,望着刘理顺,现在他们便是明军的人……还望对他们温柔一些。

        刘理顺毕竟熟读诗书,在军部也是一个文化人,自然不是张煌言那种暴虐屠夫可以相比。

        性情温和,不苟言笑,本本分分,擅不越俎。

        杀降他是干不出来,朝廷和戚宗明都没有相应的命令。

        按照和孔有德商讨的条理,接收降部,将汉军旗集中关押,设立营地。

        正常的供应粮草,安置部众,防止可能出现的叛乱。


  (https://www.xbiqugex.cc/book_85545/31736372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xbiqugex.cc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biqugex.cc